送走臺風“魔羯”,又一個周末來臨之際,上海市防汛指揮部微信公眾號“上海防汛”的“臺風路徑”圖上終于出現了“當前無臺風”字樣。不過,仍需警醒的是,根據中國氣象局臺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最新預測,預計9月,在西北太平洋可能有6個至7個臺風生成,較常年同期(4.9個)偏多,其中2個至3個登陸我國,較常年同期(1.8個)偏多。
今年的臺風,給人的一個感受就是多。從全國來看,截至8月19日,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個臺風生成,較常年同期平均(約12.2個)偏多六成以上,其中有8個臺風登陸我國大陸,比常年同期平均(3.7個)偏多1倍以上,已相當于年均登陸我國大陸的臺風個數(7至8個)。而在上海,臺風一個月內“四連擊”,且有3個臺風登陸的情況,更是有氣象記錄(1873年)以來的第一次。
除了多以外,今年臺風的另一個特點就是“不走尋常路”。如今年第三個登陸上海的臺風“溫比亞”,登陸上海前曾在舟山徘徊,在杭州灣曲折前行;而今年登陸上海的第二個臺風“云雀”,更是以“Ω”路徑分別在日本南部海域和東海回旋打轉兩次,登陸前也一度在杭州灣徘徊,行蹤詭異。
權威分析認為,今年6月至8月,西太平洋熱帶海洋表面維持偏暖狀態,利于熱帶對流發展,加之夏季風偏強,導致今年臺風生成個數偏多。
同時,臺風通常沿著副高南側外圍環流場移動,而自7月中旬以來,主導臺風移動路徑的副高強度偏強、位置較常年同期顯著偏北,其中7月底至8月初,副高西段脊線位置達到了北緯40度附近,較常年同期偏北10個緯度(約1000余公里),就造成今年的臺風生成源地偏北、移動路徑偏北,導致多個臺風移向并登陸浙滬沿海。
而據中國氣象局臺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最新預測,預計9月,在西北太平洋還可能有6個至7個臺風生成,較常年同期(4.9個)偏多,其中2個至3個登陸我國,較常年同期(1.8個)偏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