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統書畫藝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其在視覺意象上給人以生機勃勃的積極力量,是美妙動人圖景的真實記錄及創作,并以此為基礎承載創作者真實的情感、傳達豐富的思想。
新時代以來,廣大文藝工作者堅守為人民服務的初心、堅定以人民為中心的立場,深入生活、扎根人民,把握時代主題、時代價值,堅持養德、修藝相統一,創作無愧于時代的優秀作品。
值此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之際,特策劃《我“寫”大美祖國》專題活動,為祖國獻上最真摯的祝福,展現我國書畫藝術的璀璨成果。
余新民,河南省鹿邑縣人,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,一九九九年入北京畫院王文芳工作室研修,研習專業中國山水畫,至今已有五十余年的筆墨錘煉。畫風狂放恣肆,豪放勁健,酣暢淋漓,大氣磅礴,不拘繩墨,妙趣橫生,令人回味無窮。他將古往今來之精萃盡收筆底,匠心獨運,襲古創今,風格鮮明,獨樹一幟,將古法與新意完美結合,深受藏家喜愛!
初讀余新民先生的畫作深感震撼,當一幅幅大山大水呈現在我們眼前時,我們看到的是作者立足廣袤的山水間用開放的視野,將延綿不斷的山峰、翠綠無垠的樹木野草、奔騰不息的江河、蜿蜒曲折的小溪盡收眼底,以大視角、大場景、大氣勢的繪畫風格將壯美遼闊山山水水呈現在我們畫面,讓觀者油然而生出“祖國山河如此壯闊”的自豪感。
《山水之樂》180cmX96cm
中國山水畫的精神內涵是崇尚人文關懷、注重思想表達、抒發情感需求,在余新民老師的畫作中我們不難看出,他深刻領會了中國傳統繪畫的精神內核,以筆墨為基礎、以意志為宗旨,在每一幅作品中都全力傾注了自己的思想和才情,以畫言志、以畫抒情。面對祖國大好河山、面對巍巍太行,他的敬畏之心、他的豪邁之情源源不斷傾注于筆端、流淌于紙面,如唱響的一首首祖國贊歌,嘹亮豪邁。
《大境界》180cmX96cm
在余新民先生的《山河壯麗》《紅色太行》《山嵐巍峨》《大壑鳴泉》《大壑松風》這幾幅中,用他精湛的筆墨技藝、流光溢彩的墨彩水韻,在皴擦點染勾勒之間自由游走穿行,或濃或淡、或密或疏、或雅致或樸拙,每一筆都訴說著他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眷戀與熱愛,每一景每一物都證明著他對藝術的不懈追求。畫面中,山巒巍峨疊翠聳入云天、煙云飄渺延綿不絕宛若仙境、樹木參差茂密挺拔、山澗溪水潺潺流淌沁人心脾,將“天下之脊”的太行山的巍峨壯美刻畫的淋漓盡致。
《山鄉牧趣》136cmX68cm
在《搜盡奇峰打草稿》《臨江遠眺》《唐人詩意》《臨江懷古》《山岳歡歌》幾幅作品中,作者除了對大好山河無限壯闊的細致描繪,還在山河間融入了人物、小舟、飛鳥、房舍等景物,讓整個畫面充滿了靈氣與生命的張力,更好地表達了“天人合一”的哲學理念與人文情懷。在《搜盡奇峰打草稿》中,遠看層巒疊嶂燦若珠寶,近看峽谷溪水微波漣漣輕舟悠然,岸上隱士孩童相談甚歡,一切都是那樣和諧美好。在《唐人詩意》中,山河氣象盎然,幾股清流飛瀉而下,峽谷清幽靈秀,飛鳥、山石、小船、士子倒映水中,使畫面更加靜謐而富有綿綿詩意。畫面中遠眺沉思的士人以及唐王維詩句的題款更是點睛之筆:“萬壑樹參天,千山響杜鵑,山中一夜雨,樹杪百重泉,漢女輸橦布,巴人訟芋田,文翁翻教授,不敢倚先賢。”雨后山谷的靜怡清新、送別友人的悵然若失、對美好未來的期許之情都躍然紙上。
《泉聲》136cmX68cm
如果繪畫技巧決定一個畫家能走多遠,那么思想內涵就決定了他能登多高。山水畫的創作是作者對眼中看到的山山水水最詩意的表達,也是作者思想情感最直白的抒發。余新民老師不僅有著扎實過硬的繪畫功底和對筆墨的掌控能力,更有著熱愛故土的赤子情懷以及陽光積極的創作熱情,我們在他的作品中讀懂了一位藝術家的愛國情懷,也看到了藝術創作的意義與無限魅力。
作品欣賞:
《境界》180cmX60cm
《大壑鳴泉》136cmX68cm
《山岳巍峨》136cmX68cm
《大壑松風》136cmX68cm
《唐人詩意》136cmX68cm
《源遠流長》136cmX68cm
《高山流水》136cmX68cm
《高山流水》136cmX68cm
《溪山逸趣》136cmX68cm
《漫將一硯梨花雨》136cmX68cm
《抱石筆意》136cmX68cm
《大山的召喚》90cmX90cm
《依山傍水》136cmX68cm
《中華山巒》136cmX68cm
《云水山居》136cmX68cm
《朝暉》136cmX68cm
《秋山》136cmX68cm
《江山攬勝》136cmX68cm
《高原古風》136cmX68cm
《源遠流長》136cmX68cm
《中華山巒》136cmX68cm
《云水山居》136cmX68cm
注: 本站發表文章未標明來源“甘肅畫廊聯盟網”文章均來自于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我們刪除,聯系郵箱:gansuhualang@126.com
2015-2018 gansuhualang.com All Rights Reserved,隴ICP備14000113號